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 | |
Alternative Title | 胡亚东研究员访谈录 |
胡亚东; 熊卫民 | |
2012-10 | |
Source Publication | 科学文化评论
![]() |
Volume | 9Issue:5Pages:106-115 |
Abstract | 科学没有国界,它的发展有赖于国际交流,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却因朝鲜战争、冷战、中美对抗、中苏对抗、台湾问题、“文革”等外部和内部的原因,逐步缩小并一度基本断绝了与国际科学主流的联系,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,这种联系才开始重建,并于“文革”结束、国家领导人表现出强烈的“开放”、“改革”等主观愿望后,取得重大进展。中国的科学社团是如何重新融入国际主流、走向世界的?在研究这个问题、查阅相关资料时,笔者发现,胡亚东先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当事人。 |
Subject Area | 化学史 |
Language | 中文 |
Funding Organization |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:中西科学社团的交流(1949-1982)--以中国生物化学(委员)会为例. |
Document Type | 期刊论文 |
Identifier | http://ir.ihns.ac.cn/handle/311051/2483 |
Collection |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|
Recommended Citation GB/T 7714 | 胡亚东,熊卫民. 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[J]. 科学文化评论,2012,9(5):106-115. |
APA | 胡亚东,&熊卫民.(2012).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.科学文化评论,9(5),106-115. |
MLA | 胡亚东,et al."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".科学文化评论 9.5(2012):106-115. |
Files in This Item: | Download All | |||||
File Name/Size | DocType | Version | Access | License | ||
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——胡亚东研究员访谈录(486KB) | 开放获取 | License | View Download |
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,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,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.
Edit Comment